云裳钗影:走进民间珍宝馆 欣赏绝美旗袍饰品
2015-09-01 倾城网 阅读20345
《云裳钗影》
书名:《云裳钗影》
作者:吴沁江
出版年: 2015-8-1
出版社:上海古籍出版社
编辑推荐:
打开这本书,你将似进入一家小小的民间珍宝馆,里面满是各式各样的旗袍和饰品。当你在苏杭逛旗袍铺为绚烂缤纷的各式旗袍摸不着头脑的时候,当你沉迷于淘宝五光十色的珠宝店而犹豫不决分辨不清的时候,这本小书将给予你最实用的感官指点和相关的入门知识。因为这里有作者作为一个资深玩家的经验总结。与此同时,你还会被她的深情和执着所打动。在当今快节奏生活的时代,能平心静气,以平民之资,日积月累,搜寻到这些老物件,实属不易。她又将自己对这些旧物的心境细细记下,形诸文字,拍摄成图,更是“真爱”。自清代到民国再到当代,将那些散落在世间的珠宝服饰,一点点地收入囊中,不为别的,只为内心深处那份对过往的深情和畅想。
作者简介:
吴沁江,上海人,供职于金融系统,业余时间求学于复旦大学新闻系,也自学化妆、美容等。兴趣涉及古琴、《周易》、古诗词、古代服饰与老银玉石的收藏、制香,等等。
目录:
写在前面
一 妾有罗裳
袍服•氅衣
绣衣•袄
裙
绣鞋
二 绰约旗袍
传统袍服
海派流风
老店遗韵
花样年华
三 翠云裘
千金裘
着我旧时裳
四 银释心语
节节有情
四季花语
人世静好
中华图腾
五 通灵宝玉
和田玉
岫玉
独山玉
翡翠
松石•蜜蜡
奇石偶得
六 暗香盈
香器
香品
香道
参考书目
后记
蓝绸地团花绣女氅衣
比之官气十足的袍服,我更喜欢纹样上清华内敛,贵而不显,却在质地绣工上尽显神功的女服。这一件蓝绸地团花绣的女氅衣,右衽、宽袖、圆领带云肩,应是汉族官宦女子的传统服装。
这件氅衣的年份可上溯至晚清。氅衣满布刺绣纹饰,用工极精良。综观全局,云肩、镶边处纹饰统一,边饰与主花和谐匹配,沉静的蓝底配上明亮的白底挽袖,明净清丽,通身素雅中含有靓丽,极具端庄含蓄之美。活泼的绣花、华丽的滚镶边构成了整件氅衣端庄大气的风格,让人想到那诗礼簪缨、钟鸣鼎食之家浸泽出来的大家闺秀。想来,这样的女子即便没有绝世倾城的容貌,亦会有绝世倾城的态度吧。
细观之,氅衣上镶有两道绲边 ,细花边黑底织纹俏丽,白缎地上的粗镶边绣花极丰富,有螳螂、蝴蝶、蜻蜓,还有山石、小溪、垂柳、松竹等,仿佛置身于春日的庭院中,有绿影摇曳,笙簧盈耳,“竹间时有鹧鸪啼”。镶用的花边亦称“绦子”或“阑干”,多用于衣服的领口、袖端、襟边及下摆。花边最初的用途,是为了增加衣服的牢度。清代服装多用轻薄柔软的料子制成,一无骨架,二不耐穿,尤其是领、袖、襟、裾等部位,更容易磨损,因此必须用比较厚实的料子镶沿。由于这些镶边占的面积较大,所以在上面再织绣各种纹样,在实用的基础上,又增添了装饰效果。大约咸丰、同治期间,京城贵族女子衣服镶边的道数越来越多,有“十八镶”之称。那层层叠叠的滚边掐牙浮绣堆花,似长长短短的词句,转折间,顿挫抑扬,有血有韵。
这件氅衣的领口绣有“四合如意”的云肩。云肩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肩部装饰而突出头面,实际作用不大。敦煌唐代壁画中已见贵族女子使用云肩,隋代观音像亦有披云肩者。元时,由于元顺帝沉迷于十六天魔舞,美丽的舞女都是身着金杂袄、披着云肩,时人谓之“金绣云肩翠玉缨”。至明清,云肩已被广泛使用,其地位非常高。清时,汉族女子仅在新婚等盛大典礼时才穿着云肩。直至光绪年间,因江南女子多低髻垂肩,为了不使发油等沾染衣物,才较多地使用云肩作为装饰物。但作为一种装饰物,云肩毕竟不适于日常劳作,故而始终没能普及开来。
云肩的典型式
云肩的典型式样有“四合如意”式与“柳叶”式。“四合如意”的图案最早见于汉代,铜器、漆器及丝绸织花均有使用,云纹作如意状而四合,寓意东西南北四方祥和如意。古代青花、粉彩瓷器中瓶、罐、坛、尊等器皿的肩部亦多有如意云肩装饰。据沈从文先生考证,瓷器的云肩即源于服饰。中国的服装,一向是平面剪裁,唯独云肩因人制宜。设计者以灵巧的镂空技艺,分解云肩上的艺术符号,根据人的身体设置纹样,这亦是中国式服装的立体设计。云肩上的绣纹一般都以传统的吉祥图案为主,是“有图必有意,有意必吉祥”。细看这件氅衣的云肩,如意头上还绣有葫芦、蝈蝈、蜻蜓、蝴蝶……葫芦多子,又谐音“福禄”;蝈蝈谐音“哥哥”,是寓意生男子。《诗经》中相传为周公旦所作的《七月》以及民歌《草虫》、《螽斯》等是最早的记载蝈蝈的文字。“螽斯羽,诜诜兮,宜尔子孙,振振兮。螽斯羽,薨薨兮,宜尔子孙,绳绳兮。”展现了一个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,整篇文字都在颂扬对种族兴旺和生命繁衍的企盼。由此而产生的成语“螽斯衍庆”,亦成了喜贺子孙满堂的吉祥语。
氅衣的前后衣襟及肩部有十枚大团花,即正面三圆呈“品”字形排列,背面相同。“团花”属传统装饰纹样,明清陶瓷、漆器、印染、织绣、缂丝、金银器、剪纸等工艺品上常用此作装饰。团花中绣有牡丹及吉祥八宝。这“八宝”由八种识智,即眼、耳、鼻、音、心、身、意、藏所感悟显现,描绘成八种图案纹饰,即轮、螺、伞、盖、莲花、瓶、鱼、幢八种纹样,象征着吉祥圆满。团花外,还散缀折枝牡丹、蝴蝶等纹样,构成蝶恋花的寓意。蝶恋花,本为词牌名,属唐代教坊曲,又名“鹊踏枝”。民间以其立意生动而作蝴蝶翩飞花间的图案,多含有对男女情爱的赞美。
氅衣的接袖上还绣有瓶花牡丹、玉兰和“卍”字,寓意富贵平安,福寿绵长,久远无极。牡丹和玉兰蕴含玉堂富贵之意。汉代扬雄《解嘲》“历金门,上玉堂有日矣”,谓任职登高指日可待。“卍”字的梵文读音是“室利踞蹉洛刹那”,意为吉祥之所集,用作万德吉祥的标志。唐代武则天时期,将“卍”纹定为卍字。此后,卍字纹一直被作为吉祥、光明、神圣、幸福、子孙绵延和万代兴盛的象征。
我极喜欢这件氅衣,因为少了“江崖海水”官味,反而显得很清逸。穿着它,大可不必端坐在沉甸甸的黄花梨太师椅上,倒可以去曲院荷风的林间泉石上小坐,染上几缕湖畔荷香的仙逸。收来这件衣服的时候,刚好遇见林伟东制作的一尊清代仕女的瓷人,她身上的蓝底如意云肩袍服、身旁的莲花、腕间的翡翠镯子、纤纤十指丹寇,还有那份澹然娴雅的神情,好像是可着我的心做成的。见到她时,竟有见花如见我身之感。
银释心语
在古代,金银器俗称“黄白物”,主要分为器物和饰品两类。扬之水在其《奢华之色》三部曲里详细讨论了宋元明三朝的金银器物,其中一册便以饰品作为主题。她说:古人打制、插戴和收藏的金银首饰不仅是财富与艺术的合一,也因为它所具有的展示性而成为生活时尚不可忽略的一个风向标。当日工艺品的流行题材差不多都出现于金银首饰,虽方寸之地,却几乎是时代品样之聚珍。先秦时代,首饰以珠玉、绿松石为主,金银制品并不多见。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,各类金饰逐渐增多,后经过唐、宋、元、明历朝历代的发展,到清时,女子头上的钗、簪、步摇,耳上的耳环,脖颈上的项链,指间的戒,腕上的钏,衣前的压襟……种类愈发丰富。富裕人家的女子,甚至可拥有几十到上百的金银饰物,以配佳节良辰应景之用。不过,在经历了近代的民族灾难后,晚清民国之前的金银饰物大多以出土文物为主,流传于世的少之又少。
在这些老饰品上,节日风俗中充满意趣的细节与片段被民间的巧手工匠们提炼出来,成为“纹样”、“图案”栖落于上。自宋代以来,蕴含喜庆吉祥之意的纹样除了有传统的龙凤外,还包括蝙蝠、鱼儿、鸳鸯、莲花、牡丹、瓜瓞、石榴、蝴蝶、蜜蜂,等等。我素喜老银器,其细腻、温润、洁白,比之金器,少了一分奢华与张扬,比之玉石,少了冷冽与清高。
中国传统的节日形式多样,内容丰富,其中既有时节变换的印记,又与文化的发展、民族的交融、宗教的熏染不无关系。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传统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为一年四季标画出清晰的刻度,为节日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,而原始崇拜与人物事件纪念则令节日富有历史感。民间的能工巧匠们在银饰上刻画的不同节日的花案,既暗示了生活习俗的变换,亦含有人与自然的一份情意。
中国人最大的节日莫过春节。一年之计在于春,人们期许万事万物美好的祝愿,“年年有余”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。“有鱼”即“有余”,年夜饭何能无鱼?以“有鱼”为主题的年画、服饰亦是千姿百态、形态各异。
这一枚“连年有余”的清代豫西南银器是压襟上的主件。整件银饰被做成一朵莲花的造型。莲下两条鱼儿相对耳语,活泼灵动。所谓“压襟”,可以直白地理解为“压住衣襟之物”,是旧时女子挂在胸前的配饰。此物又名“事件儿”,自唐代出现,一直流行至元明。扬之水《古诗文名物新证》中对此有详细考证。上端以一条银链系在胸口的扣子上,中间是用银、象牙、翡翠、玛瑙等做成的“事件压口”,雕琢成蝉、蝙蝠、鱼儿、牡丹、云雀等形状,象征着美好的寓意。下以银链缀着刀、枪、剑、戟、镊子、剔牙钩、耳挖勺儿、粉盒等小件银器,少的三样,多的九样,缀五样的比较常见,称压襟五事,也有的只缀着铃铛或流苏。此物既有装饰作用,又能固定衣襟。配上它,轻移莲步、叮当作响。有些还是可以开启的香囊,旧诗曰:“只闻香袭人,不知香何因。抬头看少妇,胸前动压襟。”
我将此件与另收藏的一个民国老翡翠“连年有余”花片以珍珠相串,名曰:“连年有余再有余”,过年的时候带着倒很应景。总觉得珍珠和翡翠配在一起有种江南水乡的韵味,和“鱼戏莲花”的主题有神韵上的唱和。这个挂件中,老银得其形,再以粉红的红纹石和碧绿的干青翡翠点出莲花荷叶之色。花片和老银之间一点红琉璃,如莲间戏水的一尾红鲤鱼。莲花清静,游鱼灵动,碧水粼粼,端端有着瑶池的意境。
过了年,接着便是元宵节。正月十五要闹花灯,猜灯谜,吃汤圆。以前人过元宵节最是热闹,到处火树灯花,车水马龙。与元宵节应景的,自然是灯笼形的耳坠了。《金瓶梅》中,宋蕙莲就在元宵夜里带上金灯笼坠子“走百媚”。
曾收藏有一对清代早期的玛瑙灯笼耳坠。耳钩非常粗,弯曲似豆芽,下面坠一枚鎏金的红色玛瑙灯笼。灯笼上有工艺细致精巧的折纹。另一对老银鎏金的多宝宫灯耳坠,是回流的东西。老银花丝工艺的六角宫灯,鎏金的颜色显得很华美,宫灯上坠着翡翠、老红宝和老蓝宝。曾经看到过不少宫灯题材的老银耳环。这对是我见过的宫灯中形制比较标准的,器形也较大。在传统的元宵节,穿上美服,带上灯笼耳环,吃着元宵,猜猜灯谜,定是极有情致的了。
唐代插花活动
一年的花事如岁月的刻度,更似女子渐变的容颜,于轮转中照见光阴悠悠。在服饰的变换上,前人也遵从花卉的变化来穿戴应景的花卉服饰。春戴兰花、牡丹、桃、杏,夏配石榴、茉莉、素馨,秋有菊花,冬饰玉梅。南方有得天独厚的气候,女子更是四季簪花。《开元天宝遗事》中载唐明皇轶事:“开元末,明皇每至春时,旦暮宴于宫中,使嫔妃辈争插艳花,帝亲捉粉蝶放之,随蝶所止,幸之。后因杨妃专宠,遂不复此戏。”唐周昉所绘《簪花仕女图》上,贵族女子们将大朵的牡丹、莲花簪戴在头上。宫中簪花成风,民间亦然。杜牧《杏园》诗:“莫怪杏园憔悴去,满城多少插花人。”
唐代插花活动如此兴盛,有一个重要的自然因素,就是6世纪至10世纪,恰巧是中国气候的温暖期,不少喜温喜雨的植物,在洛阳以至长安都能生长开花,自然界花多易得。宋代起进入气候的寒冷期,但北宋首都已东移至开封,社会活动和文化的中心向温暖的江南倾斜;南宋定都杭州,插花更为流行,连男子也不例外。然而,鲜花容易枯蒌,长则一天,短则几个小时,必得另换新花。且花材的选择,亦受到季节和地域的限制。如茉莉多生岭南,江南已属难得。富家女子们争奇斗艳,自然不能满足于天然的花朵,故以金银珠翠等仿制的各种花朵首饰逐渐流行。
春日的兰
一年之计在于春,先从春日的兰说起。“婀娜花姿碧叶长,风来难隐谷中香。”兰之美,在其幽姿飘逸,在其娇弱体内所蕴含的力量。李渔说,女子之美在乎“态”,兰就有这样的态。所谓生活在低处,灵魂在高处。曾收藏了一枝清末的珐琅彩镂空兰花钗,花叶飘逸,舒卷有姿,仿佛能嗅出幽香似的。由于是镂空的工艺,兰花的姿态便显得特别清灵。这样的钗插在女子的乌鬓里是极清雅的。
还有一对改制的老银兰花耳环,可能是用兰花扣子改制的。錾刻的兰花舒卷自如,纹理雕刻清晰有力。下用一小串珍珠系一颗蓝色的松石,素雅而简净。老松石朴拙,配兰花真是再好不过。一直都喜欢兰花的清逸,闲来写上几笔,可洗心。兰花本是开在深谷岩边,以泥盘盛之放于书斋已是其次了。仿佛有仙气的女子,葛布素衣才愈显得她乌发青葱,本色怡然。沐斋的《兰花旨》里说:“此心安处,不在彼岸,不在来日,只在此地和当下,恰如一朵幽兰的花开。”
春去夏来。夏日里最清新的自然是竹。这一柄竹子的双尖,背面刻有“東和成”的字样。老银素洁如纸,那黑色的包浆却如水墨般将簪子上的竹子涂染。色之简莫过于黑白,能于黑白间墨分五色,是简中的繁,静中的逸。四君子里唯竹不是花,却比花更清雅,仿佛曹公雪芹笔下的世外仙姝。大观园有万种奇花,偏偏最喜爱的那位不用花来比,却用草来比,只因草比花更有仙气。黛玉喜潇湘馆,正为那一片森森翠篁。也只有竹才衬得出这样的风露轻愁的香草美人。曾有件真丝绣竹的旗袍。白底上绣着墨竹,似清俊秀逸的水墨画。穿这件旗袍的时候,这柄双尖自然是绝佳配饰。夏季燠热,需清心寡欲,竹的清逸、老银的清凉,端端给的就是那一份虚静。
另有一枚清代山西老银竹节纹风藤手镯。以银做成一节一节的竹节,竹节上刻有竹叶,简洁大方。风藤的一端有个节,被巧手工匠因势利导地刻成一只蝙蝠。古拙的风藤纹理细腻,因着时光已被摩挲出了一种油膏浸骨的手泽,衬着老银幽暗的光华,愈发显出一种古意。这样的镯子,会让人想到幽竹、藤椅、林下清风……亦让我想到千利休的茶道。 越近晚年,千利休的茶道愈趋古朴简约,追求“本来无一物”的境界,甚至找来渔人用的小竹篓做花瓶,或者自己用有裂纹的竹材加工成花器。这只镯子的设计者,也似乎领略到了一丝这样的禅意吧。
后记
写此书的过程,也是与老物、与前人感应神交的过程。每一件老物都凝聚着前朝工匠们精湛的手艺,有着前主人的手泽和寓托,是她们相伴一世的闺私,有的甚至还被带进了棺材。可是,人活百岁,物存千载。它们最终并不曾真正属于谁。似元音老人所言,这世上的一切原本是暂借给我们用用的。也许在终极意义上,人世间的幸福和灾难,成与毁,只是事物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而已,全都只是过眼烟云,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。人生如寄,人与物的相逢,亦如金童玉女在莲花座下的对视,能有不落尘缘的心境,便得彼此之清欢。我亦借假修真,借暂有之女身承载、撰写这些暂有之老物。然而,这其间的点滴体会却是极真的。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沉淀,使那些美丽的服饰逐渐成了高不可攀的“文物”。而它们本是前朝女子的寻常衣饰,被寻常女子所穿用。若把这些美丽的衣饰仅当作“文物”而束之高阁,它们便像失了灵性的蝴蝶标本。它们本是旋舞的精灵,曾伴画窗烛影,杏帘独步,红板桥栏、凭水留影……它们的纹路里原有着人的情态。衣饰与人是一个生命的水流云行,互为彼此的盛装。好比古琴,唯有传世的古琴,仍可弹奏的古琴,才能与弹者“琴我合一”,流淌出的高山流水、绕梁三日的音律之美。又比如“香”,《香乘》中有不少古方。放着,它们只是一卷纸方。唯有把它们按方子做出来品赏,才与古人有了穿越时空的交流,让文化有了真正的传承,而不会成为时光的化石。接触这些老物件时,我以一个女子最简单的心境去感受它们,与它们融合。将它们还原为“衣”,还原为“饰”,还原为“香”,在抚摸它们的纹理时,亦对镜揣测着它们的表情……
1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