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香梅去世,她还原了“飞虎队”的历史形象
2018-04-08 倾城网 阅读10866
图:青年时代的陈香梅
据华盛顿邮报(The Washington Post)4月3日报道,飞虎队将军陈纳德遗孀陈香梅3月30日在华盛顿家中过世,享寿94岁
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,陈香梅这个名字,是与创立“飞虎队”帮助中国取得抗战的胜利的陈纳德将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。1944年,陈香梅作为记者开始接触美国在华空军。1947年,22岁的她在上海与54岁的陈纳德结婚,一时传为佳话。
图:陈纳德、陈香梅夫妇合影
其实,陈香梅自己的人生,与其夫陈纳德一样精彩。1958年陈纳德去世,陈香梅独自在美国打拼,于1963年获肯尼迪总统委任,成为第一位进入白宫工作的华人,自此在美国政坛崭露头角,逐渐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资深顾问。1981年,陈香梅以里根总统特使的身份访华,尤其引人瞩目。
陈纳德及其“飞虎队”在大陆的历史形象,近年来已基本得到还原。在某种程度上,此事亦有赖于陈香梅的精彩人生。
图:陈香梅与陈纳德一家三口合影
1949年8月16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文《陈纳德空运队屠杀中国人民的证据》,谴责陈纳德陈纳德在内战中支持国民政府,“干得最多的罪恶勾当,是为国民党匪军空运内战军火和军粮”,“ 并利用民航运输机轰炸中国人民”。①稍早的7月21日,《人民日报》还曾刊文《惩办空中强盗陈纳德》,将陈纳德定性为“帝国主义流氓”。②
图:人民日报刊文《惩办空中强盗陈纳德》
1950年,群联出版社出版了由江栋良绘图的40页连环画《飞贼陈纳德》。地震学者苏恺之晚年回忆往事,对这本连环画的内容仍记忆犹新:
“在50年代,看小人书是很流行的,我也买了不少,以后又传给弟弟妹妹看。其中有一本《飞贼陈纳德》的漫画书,内容是:这个人在美国不怎么样,浪荡公子,混不下去了就跑到了中国混,人民公敌蒋介石夫妻还不知羞耻地接见他,他到了云南吃喝玩乐,一次他开飞机去印度,把一个中国老乡家的小男孩带去了十多天,孩子回来后被晒得黑黑的了,抗战胜利后,竟又和一个比他小三十多岁的女记者(陈香梅)勾搭鬼混了,两个人死心塌地帮助蒋介石搞空运……,最后实在没办法了,只好狼狈地跑回美国了。”
苏恺之还记得,父亲苏秉琦对这本书的内容不能认同:
“大概是1954年,父亲在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,仔细看后对我说:‘这本小人书画得太不符合真实(事)。这个人领导的飞虎队,打日本飞机很棒(厉害)。(这些事)是昆明老百姓亲身体验、有目共睹的,你那时候也懂得一点事情了,有你的亲身体会了,他的队伍纪律挺好的呀,为什么我们要这样贬低他。除了帮助蒋介石空运物资,全篇也没揪出多少错误来,而对他的功劳却有意抹杀了,抗日原本是最大的政治。这种做法很不好,你把它丢掉吧。”③
1951年,上海文华电影公司准备筹拍三部“反美帝影片”,其中的第一部就是《飞贼陈纳德》,影片拟将“美国流氓(陈纳德)在中国的罪行摄制成电影,以加强人民仇视美帝的心理”。该片最终未能拍成。④
1976年出版的《上海外贸史话》里,陈纳德及其飞虎大队仍是“飞贼”,被指责“经常不断地从印度、香港等地大量运来鸦片,……集中到上海分销。”⑤
图:1976年8月,蒋经国会见陈香梅
1979年出版的《辞海》,关于“陈纳德”的表述,仍以负面为主,全文如下:
“美国人。生于得克萨斯州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,参加美国陆军空翼部队。1937年来华任国民党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,后组织‘美国自愿航空队’,1942年,改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,任少将队长。1946年在华组织‘民用航空公司’,旋改称‘行政院救济总署空运队’,包运‘救济物资’并走私贩毒,猎取暴利;蒋介石发动内战后,帮蒋空运军队、武器,侦察和轰炸解放区,屠杀中国人民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继续在台湾进行活动,并在香港英国当局的庇护下,强夺中国两个航空公司在香港的财产。”⑥
也是在1979年左右,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柴泽民开始思考“应该做陈香梅的工作”。 1980年,柴泽民在一次宴会上请陈香梅给蒋经国捎个口信,“希望在他有生之年早日回到祖国,这样子祖国早日统一,就会使他千古留名”,陈香梅答应转达。⑦大约同期,陈香梅与表舅廖承志之间也恢复了联系。
1981年初,陈香梅以里根总统特使的身份访华,特意邀请了当年的“飞虎队”队员、美国参议员史蒂芬斯同行。
图:陈香梅与里根总统
会见邓小平时,史蒂芬斯谈起三十多年前的“飞虎队”往事,邓小平对他说道:
“你们美国飞虎队在中国的功绩,我们都很清楚,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对援助中国所做出的贡献。”⑧
从这一年开始,陈纳德和他的“飞虎队”在大陆的历史形象逐渐得到还原,日趋正面。
比如,1988年出版的《辞海(中国现代史分册)》中,关于“陈纳德”的表述,仅述其行止,已不带任何褒贬。1989年出版的《辞海(上)》中,关于陈纳德的负面描述只保留了一句“新中国成立后,强夺中国两个航空公司在香港的财产”。⑨
也是从80年代末开始,在陈香梅的牵针引线之下,美国“飞虎协会”与“第十四航空队协会”的许多参与中国抗战的老兵,先后来华访问。
图:1991年,参与中国战场抗日的美国飞虎队老兵等来华访问
1997年,台北市将“台北新公园”改为“二二八公园”,原立于公园内的陈纳德将军铜像也被移走,此举引起“飞虎协会”的很多老兵的不满。同年,陈香梅撰文强调,“日本投降后,日军方面承认,他们在华作战,在空中大大失败,这是与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的贡献截然不可分割的”,希望“在许多中美空军英雄还在时把这些往事向大家说清楚”。⑩
1999年,新版《辞海》中的“陈纳德”词条增入“帮助中国抗日”字样,1989年仍保留的那句“新中国成立后,强夺中国两个航空公司在香港的财产”,亦被删去(实情是陈纳德想将这些财产交给台湾方面)。(11)
图:1999年版《辞海》增入“帮助中国抗日”字样
2005年,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,《人民日报》将陈纳德列入“抗日英雄谱”,做了特别介绍。2014年,人民日报又刊登了《陈纳德的心没有离开中国》、《一直和中国人民在一起》等文章,赞扬“二战期间,陈纳德与美国‘飞虎队’,为美中两国人民间的友好情谊,谱写了动人的历史篇章。”(12)2015年,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,陈香梅以陈纳德将军夫人的身份,获颁“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”。
从“飞贼陈纳德”到“抗日英雄”,陈纳德与“飞虎队”在中国的这场形象变迁,当可告慰陈香梅1995年在《勿使青史尽成灰》一文中所疾呼的那句话:
“飞虎队在助华抗日这段艰苦奋斗的功绩是事实,不可抹灭。”
图:2014年4月13日,人民日报刊文《陈纳德的心没有离开中国》
注释:
①钟洛,《陈纳德空运队屠杀中国人民的证据》,人民日报1949年8月16日第3版。②何思敬,《惩办空中强盗陈纳德》,《人民日报》1949年7月21日第1版。③苏恺之,《我的父亲苏秉琦: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》,生活•读书•新知三联书店,2015,P159~160。④黄望莉,《从都市景观到革命呈现:文华电影研究》,上海书店出版社,2011,P61~62。⑤《上海外贸史话》编写组,《上海外贸史话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1976,P34~35。⑥《辞海》(1979年版上),上海辞书出版社,1979,P986。⑦柴泽民,《从容忆往》,收录于:《并不遥远的记忆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, 2013,P63~66。⑧史全伟/主编,《实话实说邓小平》,中国青年出版社,2011,P431。⑨分别见:夏征农/主编,《辞海(中国现代史分册)》,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8,P303。夏征农/主编,《辞海(上)》,1989年版,上海辞书出版社,P1143。⑩陈香梅,《美国飞虎队领袖陈纳德在华事迹》,1997年5月5日,收录于:《陈香梅全集 卷3 随笔》,河北人民出版社,P215。(11)《辞海》(1999年版彩图珍藏本),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9,P1184。(12)分别见:《克莱尔•李•陈纳德(抗日英雄谱)》,《人民日报》2005年8月24日第2版;《陈纳德的心没有离开中国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4年4月13日第7版;《一直和中国人民在一起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4年9月5日第2版。
79